余姚新闻网讯 2月18日,位于梨洲街道的宁波五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。“我们公司大年初八就开工了,出口产品的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份,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,还有30人到50人的用工缺口。”该公司董事长黄和钦激动地告诉记者,去年公司产值创下历史新高,虎年更要“虎虎生威”,“今年我们列出了一系列目标任务,其中一项是实现产值增长10%。” 记者了解到,五谷公司共有员工200人左右,目前员工到岗率约80%。为了保障产品供应,避免节后用工荒,春节前夕,该公司积极倡导外地员工就地过年,对留姚过年的外地员工在发放年货的基础上,额外奖励土鸡、牛奶、海鲜、坚果等“新年大礼包”。虎年开工第一天,公司还对上班的每名员工派发100元的“开年红包”,激励员工在新的一年里创造新的工作业绩。 近年来,五谷公司大力推进技改项目,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企业效益连年增长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去年,该公司制定的《商用铝合金深锅》“浙江制造”团体标准顺利通过评审;公司入选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名单,获评2021年度金属餐饮及烹饪器具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;“五谷”品牌被授予“浙江省出口名牌”称号。在行业部门的指导下,该公司还积极修订《铝及铝合金》行业标准。 五谷公司始终聚焦产品创新,去年以来投入600多万元用于研发商用铝合金锅以及高端厨房用具等新产品,不断开拓市场。“去年,我们还扩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,增强了发展动力,同时新增了一批自动化生产设备,不断优化产品工艺、提高生产效率。”黄和钦介绍,公司还上线了一款“管家婆”系统,加强企业生产系统内部管理,促进企业科学化、精细化管理。 “新的一年,我们将打造‘五争团队’,引导员工争政策、争项目、争先进、争荣誉、争效益,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,全力打响‘五谷’品牌。”黄和钦满怀信心地说,“公司在开拓跨境电商业务、加强人才培养、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,还将打造企业文化高地,进军文化传媒领域,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” ① 凡本网和公众微信号“余姚新闻网”、“余姚日报”注明“稿件来源:余姚新闻网(包括余姚日报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余姚新闻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余姚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② 本网和公众微信号“余姚新闻网”、“余姚日报”未注明“稿件来源:余姚新闻网(包括余姚日报)”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余姚新闻网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 傅贵荣:倾情倾力重实干 担当担难争一流 奋力谱写对口协作支援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傅贵荣: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余姚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《干在实处勇立潮头——习浙江足迹》专题学习会
上一篇:照命中国民企的悲哀 五谷路场:一出歧视贸易学问的悲剧
下一篇:开五谷摄生磨坊加盟店选址警备这几个“坑”
|